“奋发”牌硅酮结构密封胶
使用工艺指南
一、范围
本工艺指南规定了“奋发”硅酮结构密封胶用于粘结装配施工的基本要求、前期准备、工艺程序和质量检验要求,适用于指导“奋发”硅酮结构密封胶的施工应用。
二、 基本要求
1.所有使用奋发牌硅酮结构密封胶的用户都必须直接到本公司或本公司指定的销售商处订购,以便获得质量可靠的产品,并得到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2.所有使用本产品的隐框、半隐框玻璃幕墙在设计制作及安装过程中都必须严格遵守JGJ 102-2003《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胶缝的设计按该规范所给出的公式进行计算,δ取值:FF9229产品为0.14,双组分产品为0.12。
3.硅酮结构密封胶的粘结密封,依赖于施工操作人员的高度责任心和严格、熟练的正确操作。因此操作人员必须具有有高度的责任心,熟悉硅酮结构胶施工工艺程序,懂得幕墙工程的安全可靠性,并且能看懂工程图纸,了解配套材料状况;
4.施工操作人员应掌握粘结密封失败后的问题排查方法和技术安全的基本知识。施工环境应光线充足、清洁。施工的最佳环境条件为:温度15℃~27℃,相对湿度不低于50%。
5.所有的单元件都必须具有识别标记,它们可以用来追踪单元件制作人员、日期、密封胶的批号及单元件在幕墙上的实际安装位置。
6.用户在结构胶的使用过程中若遇到任何质量或操作技术方面的问题,应以最快方式通知本公司技术服务部,我们将提供热情、及时、周到的技术服务;若遇到重大的质量问题,在未得到建议继续使用的通知之前,应停止结构胶的使用。
三、前期准备
1.粘结性、相容性、污染性测试
工程上正式使用的与硅酮胶相接触的所有建筑材料均应通过粘结性、相容性和污染性试验才能应用于装配。客户必须提供相应基材样件,并以文件形式委托奋发公司进行粘结性、相容性和污染性试验,在我公司出具可以使用的报告后才能投入实际施工。
粘结性试验:每次试验需要用到尺寸为150mm×75mm的玻璃或其它板材不少于3块。
相容性试验:所有装配设计中与密封胶接触的辅助材料,如双面胶条、泡沫棒等都需进行相容性试验,试验所用的每种材料长度不少于100mm。
污染性试验:每次试验需要尺寸为250mm×250mm的被测试材料三块。
最好用特快专递(EMS)寄送样品,以防止样品丢失和及时进行试验,同时要注意包装良好以免样品破损。
通常的测试周期为35天。对于加急测试要求,本公司在收到齐全的材料后,将尽量争取提前,并传真初步检测结果,而正式的检测报告则在试验完成后尽快送达用户
2.工程审核服务
奋发公司积累了一些非常重要的基本经验。我公司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帮助客户审核结构性接口设计,协助客户选择最合理的接口设计和结构密封胶用于该工程。客户应将典型的水平和垂直接口详图以及其它特殊的接口详图送交审核,同时也应提供建筑物的设计风压值及相关设计参数。我公司将根据JGJ 102-2003《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对工程硅酮结构胶粘结节点设计进行审验、对结构胶缝尺寸进行验算,以求达到最合理的节点设计和胶缝设计。
其他测试要求
奋发公司能够满足客户特殊的、非标准的测试要求。请客户在工程开工前咨询华成公司以确定能否提供您所需要的服务。对于非标准测试我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和保证。
奋发公司对任何工程设计、建筑图纸或类似文件所做的审核和建议,只是根据我公司实验室对其产品特性所做的测试而得出的结论。任何涉及“奋发”产品特性以外的评论与建议,我公司明确申明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和保证。
四、施工工艺程序
1.本工艺指南所述的施工工艺程序描述了应用“奋发”硅酮结构密封胶的普通程序。严格遵循这些施工步骤,将可确保密封胶具有良好的性能。这也是获得“奋发”产品品质的必要条件。由于“奋发”硅酮结构密封胶被应用于很多不同的环境中,故此施工步骤并不能被当作涵盖一切的质量保证程序。
a.清洁 :接口表面必须干净、干燥,无灰尘及冻霜,经过清洗过的基材待粘表面的附近部位都应贴上临时性保护胶带
b.底漆 :若根据测试需要底漆,底漆必须施打在清洁的基材表面;
c.打胶: 打胶时需用力压胶使其注满接口空隙;挤注动作应连续进行,使胶均匀地连续地以圆柱状挤出注胶枪嘴,而枪嘴的直径应小于注胶接口厚度,以便枪嘴能伸入其二分之一深度。枪嘴应均匀缓慢地移动,确保接口内充满密封胶,防止枪嘴移动过快而产生气泡或空穴。双组分结构胶则必须使用专门的注胶混合设备进行注胶。
d.刮胶: —注胶完成后应立即进行修饰,通常的方法是用一刮刀用力将接口外多出的结构胶向接口内压并顺序将接口表面刮平整,使胶与接口的侧边接触,然后揭下所有的临时保护胶带。
在上述工序后,应立即在单元件上贴上注有日期及编号等内容的标签,水平搬放到固化区进行养护,在搬放过程中不允许铝框与玻璃产生丝毫的位移和错位,否则会影响结构胶的粘结质量。
2.养护方法:
a.固化区必须整洁,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温度应保持在15~27℃,湿度应保持在50~80%。
b.单元件必须在静止和不受力的条件下养护足够的时间,其中单组分结构胶至少21天,双组分产品14天,以使结构胶产生足够的粘合力,经过切胶检验合格后的单元件产品才能装运和安装。
c.用户应注意在胶缝设计宽度大于16mm时,应尽量使用双面涂胶法,即将双面胶条放在胶缝的中部,在胶条的两边施胶,使胶的固化速度加快,避免因双面胶条的透气性不好而影响胶的深部固化。
3.基材表面清洁
a.所有的基材被粘部分都必须进行清洗,除去灰尘,油污或其它污物。
b.清洗液应使用粘结性试验报告中注明的溶剂,在未指明时可使用干净的异丙醇(IPA),甲乙酮(MEK)或二甲苯(XYLENE)等溶剂,其中后者毒性较大,以使用前两者更为合适。
c.基本的清洗方法为:“双布擦拭”法先用一块沾有溶剂不脱毛的纯棉白布擦拭,再用另一块洁净的同一种抹布在溶剂挥发之前将溶剂和污物从基材表面擦去。不应使溶剂自然凉干,以免使污物重新附着于基材表面。对于窄而深的接口,则需要将抹布缠绕在干净的铲刀上,用力进行擦洗。
d.清洗后的基材必须在1小时内施胶完毕,否则必须重新进行清洗。如果已清洗的表面又重新暴露在雨水或污物中,也必须重新进行清洗。
e.在白色的抹布被污染后应及时进行更换,而且浸醮溶剂时应将溶剂从容器内倾倒在干净的抹布上,而不是将抹布放入容器中进行浸醮,否则干净的溶剂将被污染,影响清洗效果。
f.由于所用清洗液属于易燃易暴物品,并具有一定的毒性,所以使用它们的地方必须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严禁烟火或火种,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4.底涂液的应用
a.对大部分基材来讲,奋发牌硅酮结构胶不使用底涂就具有很好的粘结效果,但若粘结性试验报告中注明要使用底涂,则在实际施工中必须使用我公司提供或指明的底涂液。
b.用户应在基材清洗后,施用密封胶之前进行底涂处理。
c.将底涂液倒在干净的不脱毛棉布上,在待粘表面涂上一层薄而均匀的底涂,切记不能使用过多的底涂。
d.用户必须在底涂干燥后才能施胶,否则会影响胶结效果。
e.一般情况下底涂的干燥时间为20秒内,如果时间过长,可能是因为量过多或失效。
f.底涂液与清洗液相似,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五、施工质量检验
1.外观检验
对于已经施工好的基材表面间进行检查,胶应充满整个接口,无气泡或空穴,否则应在气泡或空穴处切开,及时在切开的新鲜表面上重新补实硅酮胶。
2.蝴蝶试验
对于双组分硅酮胶在每次开泵注胶之前都应进行混合均匀性(蝴蝶)试验,包括间断后再开机时都应进行。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双组分密封胶的混合均匀性。若混合不均匀会引起产品性能的极大变化。必须确定双组分已经混合均匀才可继续打胶。

——沿长边将白纸对折后展开,沿对折处将混合后的密封胶涂在白纸上;
——把纸叠合起来,挤压纸面使密封胶分散成半圆形薄层;
——把纸打开,观察密封胶。
如果密封胶颜色均匀,则密封胶混合较好,可用于生产使用;如果密封胶颜色不均匀或有不同颜色的条纹,说明密封胶混合不够均匀。可以继续打出更多的密封胶,然后再挤出来并做蝴蝶测试。如果条纹持续出现,此时就需要进行设备检查、维修,对混合器、注胶管、注胶枪进行清洗,检查组分比例调节阀门。双组分密封胶只有在完全混合均匀后才可使用。
记录上述检查结果。此测试必须完成并做适当记录,保存以便于以后核查。
3.拉断时间测试
若双组分密封胶已经充分混合均匀(经蝴蝶测试确认),就可以进行拉断测试了。本方法是用于测定双组分结构胶的固化速度,用以确定基料与固化剂之间的比例。
——将混合后的密封胶置于一个小容器内;
——将一根木棒插入密封胶中心,并从胶料混合时开始计时;
——每隔5min 从容器中将小木棒提起并抽拉密封胶。如果提起的密封胶呈线状,不发生断裂,表明密封胶尚未达到拉断时间,应继续测试,直至发生密封胶突然断裂。记录密封胶从开始混合到拉断的时间,即为密封胶的拉断时间。正常比例的双组分产品突然拉断时间应在20到60分钟之间,否则基料/固化剂比例应进行调节。
注:(1) 我公司产品在一般情况下,A/B的体积比为10/1,但用户可以在A/B=8/1~12/1(体积比)之间调节。
(2) 固化剂活性高,极易因水解而失效,用户应注意密封保存。
记录上述检查结果。此测试必须完成并做适当记录,保存以便于以后核查。
4.表干、固化时间和回弹性的测试
对于单组分密封胶,每一批号的产品均应进行表干、固化时间及回弹性的测试。测试的目的在于检查密封胶的工作整平时间以及确定密封胶能否完全固化。
测试方法如下:
——在塑料膜上涂施约2mm厚的密封胶;
——每隔几分钟,用适当的工具轻轻地触碰密封胶的表面;
——当密封胶表面不再粘工具时,表明密封胶已经表干。记录施胶开始时至表干发生时的时间即为表干时间;
——让胶固化24小时,再将密封胶从塑料膜上剥离。慢慢地拉伸密封胶,判断密封胶是否已固化并具有弹性橡胶体特征。在被拉伸到断裂点之前撤消拉伸外力,观察密封胶能否基本恢复到它原来的长度。
结果判定:如果密封胶能拉长且回弹,说明密封胶已发生固化;如果不能拉长或者拉伸断裂无回弹,表明密封胶还未完全固化。该批产品可能贮存条件不当或已过期,应暂停使用并与们联系。
记录上述检查结果于工程项目记录表内。此测试必须完成并做适当记录,保存以便于以后核查。
5.剥离粘结性试验
在玻璃幕墙单元件制作过程中,必须进行随批剥离粘结性试验,拿一块工程实际应用的基材进行粘结性测试,表面处理方法相同于工程实际状态,并随幕墙元件一起进行制作及养护。试验步骤如下:
a、按工程实际应用的溶剂(和底漆)对基材表面进行清洁;
b、基材表面的一端贴上防粘胶带;
c、施涂适量的密封胶,约长100mm,宽50mm,厚3mm,其中至少50mm 长密封胶覆盖在防粘带上;
d、修整密封胶,确保密封胶与被粘表面完全贴合。

e、随着幕墙单元件需要移动的时间的临近,应进行剥离试验。从防粘胶带处揭起密封胶,以180°角用力拉扯密封胶,观察密封胶发生内聚破坏或粘结破坏情况,记录粘结破坏面积百分比。如果密封胶与基材剥离之前就内聚破坏,则密封胶与基材的粘结力合格;如果在胶内气孔或缺陷处发生断裂,表明施工操作技术有问题。
在幕墙单元需要移动或运送到工地安装前,以上描述的测试必须进行,目的是检验结构胶是否已经完全固化,检验那些要求结构性粘结的所有接口是否已经具有粘结性。如果在移动前没有进行粘结性测试,那些没有建立完全粘结性的单元会在移动中损坏或丧失粘结性。除非确定密封胶已经完全固化并建立粘结性,否则幕墙单元不能受到应力。
记录上述检查结果于工程项目记录表内。此测试必须完成并做适当记录,保存以便于以后核查。
6.单元件成品粘结性测试
本方法对接缝受检部分的密封胶是破坏性的,适用于装配现场结构密封胶粘接性的检查,用于发现工地应用中的问题,如基材不清洁、使用不合适的底涂、底涂用法不当、不正确的接缝装配、胶接缝设计不合理以及其他影响粘结性的问题。本方法在装配工作现场的结构密封胶完全固化后进行,完全固化通常需要7到21天。

——沿接缝一边的宽度方向水平切割密封胶,直至接缝的基材表面;
——在水平切口处沿胶与基材粘接接缝的两边垂直各切割约75mm长度;
——紧捏住密封胶75mm长的一端,以成90°角拉扯剥离密封胶,检查密封胶发生粘结破坏或内聚破坏的情况,记录内聚破坏的百分比。如果基材的粘结力合格,密封胶应在拉扯过程中断裂或在剥离之前密封胶拉长到预定值。
如果基材的粘结力合格,可用新密封胶修补已被拉断的密封接缝。为获得好的粘接性,修补被测试部位应采用同原来相同密封胶和相同的施胶方法。应确保原胶面的清洁,修补的新胶应充分填满并与原胶表面紧密贴合。
记录上述检查结果于工程项目记录表内。此测试必须完成并做适当记录,保存以便于以后核查。
使用者注意:本文所刊载的信息都是准确无误的,然而,由于使用本公司产品的条件和方法非我们所能控制,用户在使用产品之前应详细了解产品,然后自行决定最佳的使用方法,本公司的唯一保证,是产品满足发货时的奋发公司产品说明。若本公司违反该保证,您所能获得的唯一补偿,仅限于退还购货价款或替换不符合保证的认和产品,本公司声明不对任何间接或附带性的损害负责。
|